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

河南省政协调研嘉应观水情教育基地 讲好黄河故事 弘扬黄河文化

发布时间:2020-04-23 10:33:42 来源:武陟县嘉应观 浏览:64913次

  4月23日上午,省政协党组书记、主席刘伟、省政协秘书长王树山等领导一行莅临嘉应观考察调研黄河文化。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委员会主任王小平,市政协党组书记、主席杨娅辉,市委秘书长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王建修,县委书记秦迎军,县政协主席魏国龙等领导陪同考察并汇报工作。

2020.4.23161

  黄河浩荡,历史沧桑,嘉应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,保护、传承、弘扬了黄河文化,成为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。“一座嘉应观 半部治黄史”,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嘉应观在黄河流域的丰富程度。

2020.4.23259

2020.4.23260

  黄河成为了热词,也成为了热点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。黄河文化源远流长,底蕴深厚,魅力无穷,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。深植并传承黄河文化,才能更好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,讲好“黄河故事”,延续历史文脉,坚定文化自信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。

2020.4.23424

  更好的生态,更美的环境,更优的发展,更丰富的黄河,新时代的黄河,要讲述不一般的故事,需要我们这一代干在当下,一张蓝图绘到底,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。

2020.4.23499

  埙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。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乐器,人们赋予了它太多的内涵:尊贵、高雅、凝重、厚德……。捧起一枚古朴典雅的埙,就好比捧起了中华五千年的沧桑;吹奏一曲浑厚幽怨的埙曲,就好比吹出了华夏负重致远的刚强。

2020.4.23609

  "好漆清如油,照见美人头,摇起虎皮斑,提起钓鱼钩。"这是流传的验漆口诀,"漆"指的可不是现在使用的化学涂料漆,而是大漆。割开漆树树皮,从韧皮部流出的一种乳白色液体,可以用来髹涂器物,称为"大漆"、"生漆"、国漆"或"土漆"。考古发现,最早使用漆的器物,是河姆渡遗址里的一只木碗,证明了七千年前中国先民就开始以漆髹物。漆艺的发展,以战国秦汉为高峰,以唐宋为复兴,以明清为繁荣,贯穿中国历史。与漆艺相关的19项传统技艺,已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,其22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,传承着数代漆艺工匠积累的高超技艺,细心守护着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文化遗产。

  中国硪文化历史悠久,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,在历史建房、铺路、筑城、修堤等工程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,强基固本团结协作是黄河打硪号子的文化内涵。武陟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处,是“悬河”的起点,自古为治黄要地,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硪文化,武陟的硪文化是中国硪文化的代表,是中国建筑工程、水利文化的缩影。
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