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

黄河“龙王庙”连载故事之大禹治水

发布时间:2020-07-29 09:24:45 来源:武陟县嘉应观 浏览:65383次





大禹治水

大禹是中华民族治水成功的第一位“圣人”, 位列龙祖。

禹王阁——嘉应观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。阁内原供奉有3米多高雕刻精美传神的檀木禹王坐像。雍正在嘉应观赖建禹王阁,寓意就是禹王治水成功于武陟,希望禹王在武陟嘉应观统领诸河神,保国安民,让天下免受洪灾。





大禹治水


约4000多年前,我国黄河流域洪水为患,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。鲧采取“水来土挡”的策略治水,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。禹接受任务后,首先带着尺、绳等测量工具到全国的主要山脉、河流进行考察,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,难以通过汛期洪水;黄河淤积,流水不畅。于是确立了一条与他父亲“堵”相反的治水方针,叫作“疏”, 就是疏通河道,拓宽峡口,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。禹采用了“治水须顺水性,水性就下,导之入海。高处就凿通,低处就疏导”的治水思想。根据轻重缓急,定了一个治理顺序,先从首都附近开始,再扩展到其它各地。据说禹治水到涂山国,即他家所在地,但他三过家门,都因治水忙碌,没有进家看看。大禹治水13年,耗尽心血与体力,终于完成了名垂青史的治水大业。

《史记》“覃怀底绩,至于衡漳”。现在“覃怀致功”学术界有三种解释,一是大禹治水到覃怀(武陟)时,取得了巨大成功,建立了功勋;二是大禹治水到达覃怀,发动了决定性、标志性、总结性的治水战役,这是一场即将获得胜利前的“硬仗”, 是一块在所有治水战役中的“硬骨头”,禹带领部族“啃”下了它;三是大禹在覃怀治黄时,领导部族开启了一个庞大治水工程,即“河道平复疏浚工程”, 从覃怀(武陟)起,一直到衡漳。无论哪一种解释都说明禹王治水,建功在武陟。

因而,雍正在武陟建造嘉应观,供奉大禹,更具重大意义。






长按识别图中
二维码
获取更多资讯







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