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

雍正皇帝敕建嘉应观的前前后后--建观

发布时间:2023-02-09 16:27:42 来源:武陟县嘉应观 浏览:1149次

建  观






雍正皇帝登基前负责武陟河工,曾许诺堵口告竣,即在武陟修建大清二十四个疆域大小河流的总龙王庙。他即位后,不顾国库空虚(史载:雍正元年,国库仅存白银800万两),拨出巨额白银,命齐苏勒在武陟修建黄河龙王庙。雍正三年二月,龙王庙建成,齐苏勒奏报朝廷,雍正皇帝钦赐御制匾额,定名为“嘉应观”。
嘉应观庙产为8915分余。总建制布局仿北京皇宫造型。其中二进院的主殿为太和殿的缩影。



640 (10)
为了确保黄河安澜,雍正皇帝又命在嘉应观两侧建起东、西道院。东道院为黄河河道衙署,即命河道副总督嵇曾筠治理,改命齐苏勒在开封建衙,兼理江南河道事务。为统一黄河修防指挥,根据嵇曾筠奏章建议,为各府道配备黄河同知。河北道同知进驻嘉应观西道院,增加官吏,并在历史上首次为河务配置河防兵营。嵇曾筠还会同齐苏勒建造了从武陟白马泉到黄河入海口的千里堤防。
嘉应观全部建成后,雍正皇帝又下令在西侧为陈鹏年建陈公祠,俗称陈大将军庙。



640 (11)
嘉应观是历代花钱最多、规格最高、建筑最雄伟的龙王庙。虽青海河源神庙、济南河神庙也不能类比。而且,历代龙王庙虽多,因龙王庙大都建在河工险要处,请河神显圣佑民,结果是“大水冲了龙王庙,自家人不识自家人”,难得长久保存。嘉应观却因是河总衙署、道台衙署而保证了安全。是黄河流域迄今保存最完好、规模最宏大的龙王庙。
640 (12)

嘉应观御碑亭内,4.3米高的铜碑上刻有雍正皇帝於元年九月撰写的长篇敕命。雍正五年,黄河上下水清二千余里,持续二十六天。王公大臣报祥瑞庆贺,雍正皇帝又下了数千言的《圣世河清普天同庆谕》,告诫天下臣民养德敬业,并赏赐大小官员官加一级。同时钦命都御史觉罗常泰赴嘉应观祭祀河神,还亲自撰写《告河神祭文》。河南总督田文镜在嘉应观立了“黄河水清碑”。全文引用了雍正皇帝的《圣世河清普天同庆谕》。雍正年间,皇帝多次钦差御史来嘉应观祭祀,每次都郑重其事地由皇帝撰写祭文。这些珍贵的文史资料均附录于后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640 (13)





需要说明一点,嘉应观是道观。满族信佛教,统治蒙、藏等民族用的亦是佛教。雍正皇帝更称自己是佛门子弟中的“大掌门”。然而,为了解决西藏红、黄教争,雍正为达赖喇嘛修的行宫惠远寺,只用了45万两白银。为了统治华夏各民族,清朝王室继承历代帝王的衣钵尊孔敬儒。但为孔府修“大成殿”,也不过用了115万两白银。雍正并不尊重道教。在未登基前,收了两个“真人”作小徒,玩三清道祖于掌股之间。然而,他敕建的嘉应观竟耗资288万两白银。看来,雍正还是比较务实的。至于武陟河工到底用了多少银两,由于国库、各省及本地民众无代价投入,史称无法计算。
640 (17)
河工告成,雍正大可以“禹王”自居,修龙王庙这样的庙观,成为他作为少数民族可以入主华夏的证据。事后不久,发生了要推翻他统治的曾静上书案。他一反往昔文字狱杀人的习性,宽宥免死。并发动了全国的“华夷之辩”。他堂堂正正地摆出了许多道理。其中一条是人不必分贵贱,禹以河工可以王天下。堵口、筑坝是他可以炫耀的政绩,288万两白银修建的嘉应观,就成了他做华夏之主的“理论根据”了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