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应观是一个典型的道观。建观之后,由于清朝皇帝、官员等长期在这里祭祀和办公,香火旺盛,香火地田不断增多,到第五任主持王宗义时,庙产已达891. 5亩。解放后,由于黄河修防处进驻嘉应观办公,最后一批道士还俗归田。
清雍正初年建造的嘉应观,从开始就应该有道士主持香火。然而文献与碑记无考。传说首任道长为雍正皇叔牛钮。
《嘉应观香火地亩数目清册》载:“乾隆五年(公元1740年)······四月间张敬远买到民地二十八亩······廉仙居买到地二十七亩”。这两个人既然为嘉应观购置香火地亩,极有可能是观内道士。这是目前发现有记载的最早的道士。这时建观才十几年。他俩人可能就是第一批道士。
有《碑记》可考的一位道士王宗义,他生于嘉庆年间。咸丰六年(公元1856年)以前已任住持,至光绪三十二年(公元1906年)仍在其位,这时他已90余岁。
光绪初年与王宗义同时在嘉应观为道士的还有王宗信、赛宇写、李泰兴等道众,其中约有半数是本地人。王宗义经管内部事务及仓库。李泰兴经管财务账目并应酬宾客,他出家未久,却聪明贤德办事利落,曾为清理亩产下乡查访,收回不少失劫的亩地,成绩显著。
赛宇写年龄较长,童年出家,受王宗义抚育,尊师如父。但当他在观内掌握一定权力之后,就携公款私贩杂货而图肥己,且又以“副住持”之名在外招摇。这一切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指责,而他却衔恨师长,甚至何机诬陷报复。幸怀庆府黄沁分府许某和武陟县左堂杨某秉公断案,小人未能得志,几被强制还俗。从而也保护了王宗义的名节。
王宗义去世后,已是辛亥革命年代。嘉应观中诸道士无一够“住持”资格,于是从武陟县城的“小北顶”调来了朱治文,他约生于19世纪70年代。这时,嘉应观内较年长的道士还有赵太鹤、马太林、黄玉宣3人。他们的年龄与朱治文相似或稍轻,他们的家乡依次是今原阳县桥北乡溜村,武陟县乔庙乡占堤,武陟县二铺营乡(现嘉应观乡)西五村。比他们三人年
轻几岁的七位道士全是嘉应观所在地的嘉应观乡人。他们分别是:小刘庄的尚太增,大刘庄的周万弼,姚旗营的李万丰,二铺营的聂万青,西小庄的邵万江以及圪垱乡刘村的刘万太,岗头的成会妮。解放后,笔者去嘉应观接收时,其中还有两位住在观内,蓄长发,有老伴,从事农业,已老态龙钟,他们住在东道院旁边一所幽静的小院内,4间北屋有出厦,南、西有院门,东通东道院的中院,西门正对禹王阁前的东月洞门。
嘉应观最后一批小道士有6人,计现嘉应观乡4人,乔庙乡2人。他们是二铺营村的王六妮、王二丑,刘村寨内西五村四路口的刘道妮,杨庄的刘德山,后赵村的何狗妮,冯堤的冯玉兴。他们都生于辛亥革命之后的民国年代。笔者80年代初,在嘉应观内的新乡黄河施工大队作宣教工作时,后三位道士还健在,并几次去杨庄访问过刘德山。
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获取更多资讯